每天晚饭后我都要到小区西边的路上散步。
那段只有不足千米的水泥路,连接着小区与菜市场,虽然不时地有车辆经过,但由于在镇区很少有能够锻炼和休闲的场所,这里就成为一早一晚散步遛弯人比较多的地方。
我每次到那里散步,只要遇到路上有散落的石头、瓦块、树枝之类的,我就会顺便把它们踢到路边。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自己为那些经过此处的行人再走都此处时不被绊到或硌到脚……
由于每天要晨练,我起得都比较早。八点上班,我七点多久到单位了。打扫打扫卫生,收拾收拾办公室,把水烧好……这几乎成了自己的习惯了。
偶然读到《被踩碎的核桃》一文,很自然被那位德国女士的举动所感动。尽管踩碎核桃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那些能够啄食到核桃仁的鸟儿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恩赐。
晚间看《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第185集,又被一位藏族大哥的行为触动。在阿里地区扎日南木错湖边,住着噶达一家。从十年前,嘎达就经常在湖边顺手捡起游人丢弃的垃圾,后来到湖边捡拾垃圾慢慢成了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也影响了家人,一家人只要有空,就全家出动,到湖边捡垃圾……嘎达说,他义务坚实垃圾,是因为他爱扎日南木错,爱这个被当地人称为圣湖的一池碧水。
一个人简单的举手之劳,能够给自己、给别人、给这个世界以帮助,就善莫大焉。
下边就是《被踩碎的核桃》全文。
到德国时正值深秋。屋外排列着数棵高大的核桃树,看起来沧桑道劲,该是有些年头了。乔木的高度使核桃落地有声,很多都已脱落外皮,露出坚硬的外壳。落果时节,我和女儿也挎着小篮,和那些金发碧眼的孩子们一道转悠在核桃树下,感觉捡拾核桃的喜悦。
可是很快一位女士极不和谐的举动把我们的快乐冲淡了。每日,这位女士都会在核桃树下来回奔跑,头上束着发带,一身运动装束。在来回跑动中,她会停在两棵核桃树下,把掉落的核桃用力踩碎,踢到路旁。因为语言不通,我不便发问,只能暗暗揣测:她是不满我们在捡拾核桃?难道这些核桃归她所有?难道这些核桃让她有过伤痛的记忆?直到和一位已在这小区居住很长时间的中国留学生谈起此事,我才明白了真相。
原来,这些核桃树不为什么人所有,只要愿意,谁都可捡拾掉落的核桃。这位女士踩碎核桃是为了方便鸟儿啄食,而她专挑那两棵树的原因是,这一品种的树的果实外壳异常坚硬,果肉夹在其中,很难取出,所以人们一般不会要这两棵树上落下的核桃。留学生还说:“那些核桃太硬,很容易弄坏鞋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