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微风(bolang6688)的博客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日志

 
 

莫言,我必须言  

2012-10-12 14:59:34|  分类: 随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虽然,我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敢存太大希望,因为类似这样的期望令我失望得已经太多,从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悉尼奥运会)主办权的争夺,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投票。但是,因为自己毕竟还是道地的中国人,所以爱国的情结依旧。

昨天,在忐忑不安的情绪中,在混混沌沌的氛围里,终于还是等来了一条虽然盼着但又不敢言说、虽然希望但又不敢面对的消息,莫言获奖了,是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

我知道,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这种渴望已经超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于任何一种奖项的正常的期望。因为对于中国人,诺奖是一种奖项,又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对于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中国和世界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索与期许。

尽管,作为华裔的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十几位科学家已经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这虽是中国人之荣,毕竟有隔靴搔痒之感;至于说诺贝尔和平奖,又只能算作中国人之痛。因此,在此之前,并没有真正受到中国人承认的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不过,现实从莫言开始改变了。

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是值得中国历史大写特写的事情。

作为一种诺奖情结,曾几何时,诺贝尔与中国人曾经近在咫尺,最近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从林语堂到沈从文,到季羡林,他们都有机会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但历史的机缘与他们擦肩而过,诺贝尔奖也与中国人渐行渐远,以至走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提到诺奖,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种痛,就是一种没法言说的情结。

如今,一切可以画一个句号,一个时代结束,一个时代开始。莫言,以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将会引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政治……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但是,回过头来,文学毕竟是文学,它代表不了文化,代表不了历史,也代表不了政治以及其他一切,一个诺奖不能就此彻底改变中国的现实。

但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毕竟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非常振奋人心、非常鼓舞士气的大事,希望这件大事转化为我们认清现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评论这张
 
阅读(580)|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