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国王的演讲》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四尊最具分量的小金人尽收囊中。
喜捧小金人的最佳导演汤姆·霍伯在获奖后将功劳归于自己的母亲,正是自己的母亲读到了剧本并推荐个他,才有了他拍摄这部影片的动机。他说:“拍完这部影片之后我的感想就是:要听妈妈的话。”
“要听妈妈的话”,正是这样自然流露出的真情和发乎内心的感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从内心喷涌的亲切、温暖、风趣和俏皮,因此也更让人感动。
获得最佳原创剧本的大卫·赛德勒在获奖感言中提到了他的爸爸。他说:“我爸爸一直对我说我会大器晚成。我相信我是获得这一奖项最老的人,但是希望将来会很快,经常有人打破这一纪录。”谁能相信这个乐观的老编剧已经73岁,但他的心态确是如此年轻!这种源自真诚的轻松、快乐的获奖感言同样让我们记忆深刻!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我们国内的一些获奖者——文化的、体育的以及其他的,他们在获奖时的发言又是怎样?——要么是照本宣科的读稿子念感言,要么就是煞有介事的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领导、感谢同事一类的连篇套话!这种过于正式的官腔十足的所谓感言,除了让人感到肉麻、恶心之外,还能有什么!
可是就是这样,偶尔有说句真话、吐点真言的,还会遭到领导的不满。
记得去年年初,周洋在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上,勇夺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金牌。比赛结束后,周洋说:“拿了金牌以后会改变很多,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这个被认为充满人性的获奖感言当时感动了很多人。
可是后来不久,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批评周洋:应先谢国家再谢父母。 “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南方都市报)。这在当时引得网上热议不断。
窥一斑而见全豹。环顾当今社会,说真话得人越来越少,相反说官话、假话、套话却成为时尚、成为风气。
真是悲哀啊。
评论